田间地头孕育希望,产业园里机器轰鸣,乡村街巷干净整洁,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呈现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乐”的美丽乡村画卷。这是元宝山区五家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五家镇坚持以党建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今年,五家镇成功举办“天南地北五家人”主题活动,邀请50余位在外专家、企业家返乡考察,通过实地观摩与洽谈对接,搭建乡情联络与产业合作平台。未来将持续擦亮“天南地北五家人”活动品牌,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引导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五家镇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3000亩设施农业产业园整体提档升级,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果蔬种、产、销全链条体系。坚持工业强农富农,利用地区风力资源和园区用电需求,围绕电价改革与绿电发展机遇,重点引进优质项目。目前,正洽谈年产2万吨高纯度碳化硅项目,预计年产值超2亿元、带动就业300人。同时引进微风发电路灯,加快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助力绿色转型。坚持农文旅学融合,规划设计覆盖全镇的旅游研学路线,突出红色、矿区、非遗文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基础设施建设让幸福底色更浓。五家镇加大民生投入,持续完善乡村设施,全面摸排老旧设施并建立台账,积极争取资金,已完成10处道路、桥梁和小长城墙破损点维修;更新交通标识,配合实施古马线路面翻修;修复工业园区路面;完成房身村四到六组街巷硬化;建设中心街北侧部分污水管道;安装3.9公里道路照明设施;实施黄金地自然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针对汛期积水问题,实施马架子河黄金地桥洞疏通治理、加固防洪堤坝160米、疏通排洪渠200余米、治理北台子村河道泄洪口2处,修复五家村170米破损路面,维修加固房身村设施农业产业园西南面防洪坝。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为5个自然村配备分类垃圾箱270个、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70个,制定《五家镇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标准与奖惩措施,推动村容村貌持续改善。
基层治理让乡村更具魅力。五家镇建立“八个行动、四个聚焦”机制,推动乡村振兴落地。“八个行动”围绕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形成闭环;实行“周晾晒、月调度、季总结”制度,定期调度、每周复盘,跟踪进度、解决问题;制定《五家镇包联群众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干群结对关系,将110余户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作为重点包联对象,开展常态走访帮扶;通过“领导干部牵头、各站室联动、定期下沉一线”民情恳谈会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聚焦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引导群众建言献策,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一个个奋斗身影传递奋进力量,一句句朴实话语饱含美好憧憬。“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挣4000多块,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在返乡青年黄贺利用原北台子小学校址创办的赤峰鸿运来食品有限公司务工的村民王大姐眼里满是笑意。
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改善,从生态宜居到乡风文明,五家镇正以脚踏实地、敢闯敢试的勇气,将政策转化为实效,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描绘出经济繁荣、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蒙公网安备 15040302150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