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批真空包装的酱牛肉,进货票据和检验检疫证明能给我们看一下吗?”“您这儿冷藏柜温度得再确认下,可不能让熟肉‘中暑’变质!”10月30日,元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化身“舌尖安全卫士”,深入辖区生产车间,一场针对即食真空包装熟肉制品的“安全体检”专项行动火热展开。
即食真空包装熟肉制品因开袋即食、方便储存,成为不少居民餐桌上的“常客”,但真空包装并非“保险箱”,原料溯源、生产温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埋下食品安全隐患。此次排查,元宝山区市场监管局打破“常规巡查”模式,聚焦“高风险点+关键环节”双重点,打出一套“全链条、立体化”监管组合拳。
在生产端,执法人员直奔企业车间和小作坊,把好“源头第一关”。“原料肉的检验检疫证明少一张都不行,这是保障安全的‘身份证’!”执法人员一边仔细核对进货台账,一边对生产线上的温度记录仪进行抽查,确保加热温度、时长等关键参数符合标准,从源头杜绝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某熟食加工厂负责人感慨:“以前觉得只要包装封严就行,现在才知道,从原料到生产的每一步都得‘明明白白’,监管部门的细致让我们更有责任感了。”

截至目前,本次专项排查已覆盖辖区20家次即食熟肉制品生产主体,排查出的3处轻微隐患均已现场督促整改完毕。“食品安全没有‘休止符’,我们不仅要‘查隐患’,更要‘建机制’。” 元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排查情况,推出“食品安全红黑榜”,对合规经营的企业进行公示表扬,对问题频发的主体加大检查频次;同时,通过进社区、进企业开展科普宣传,发放《即食熟肉安全消费指南》,教居民辨别问题包装、正确储存产品,鼓励大家通过12315热线参与监督,真正形成“监管部门主导、经营主体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从生产车间的“严把关”,再到社会共治的“广动员”,元宝山区市场监管局用实际行动为即食真空包装熟肉制品筑牢“安全屏障”。未来,随着 “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社会共治”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元宝山区居民的“舌尖安全”将更有保障,让每一份即食熟肉,都能带着“真空”的安心,端上百姓的餐桌。
蒙公网安备 15040302150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