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的行动在元宝山区全面铺开。道路两边随手丢弃的垃圾不见了踪影;角落里乱堆乱放的杂物被规整得有条理;排水沟畅通整洁无异味……曾经的卫生死角摇身一变,成了装点乡村的小景观,这些看似细微的变革,推动着元宝山区绘就“水清树绿、街净人和”的幸福画卷。

干部带头 全民参与汇聚整治“磅礴力量”
元宝山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实行“镇党委抓部署、村‘两委’抓落实、党员干部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方法。在党建引领的带动下,各村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示范户带头清理村头的“老大难”卫生死角,以实际行动带动邻里村民主动认领门前“责任区”,自觉清理门前垃圾死角、拾捡街边垃圾,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全民整治热潮。红色力量的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群众被带动参与,将人居环境整治凝聚成“一股绳”工作合力,让乡村美颜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分类施策 破除难题 探索整治“有效路径”
元宝山区紧盯辖区内“脏、乱、差、污、堵、破”等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原则,对各村(社区)工作责任进行细化,明确了整治目标,确保每条道路、每个垃圾堆放点有专人认领、专人负责、专人落实。针对垃圾堆积量大、清理难度高的区域,配备专业保洁人员,调配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对于建筑垃圾、工业废料等特殊垃圾,联系运输公司进行合规处置;对于村民随意丢弃导致的堆积问题,加大巡查频次,设立禁止乱扔垃圾标志,制止村民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对村内主次干道、关键清理点、房前屋后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实现“视线内无垃圾、无杂物”。

长效管护 多措并举 巩固整治“持久成果”
经过连日来的不懈努力,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在这场永不停歇的攻坚战中,长效机制的稳固,倚赖于各项举措的持续深耕与精准落实。
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的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放宣传册、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意义,引导村民摒弃随手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
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中,明确细化每家每户在环境治理中的责任义务,通过立规矩、明底线,用制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推动文明习惯的养成。
充分挖掘乡村资源,鼓励各村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植果树、植物等,打造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小菜园”“小果园”,既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又化身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元宝山区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举措,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努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蒙公网安备 15040302150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