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困局,回应日益紧迫的“银发”需求,近日,五家镇政协委员工作室组织政协委员、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区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部分村民代表及有志于投身养老服务的社会力量代表,围绕“凝心聚力破瓶颈 提质增效促落地——推动五家镇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建设”主题,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共谋破题之策。

实地取经,借鉴经验拓思路。会前,与会人员集体赴元宝山区社会福利院实地考察,了解其运营规模、特色服务模式,为五家镇谋划自身养老项目提供了直观参考与有益启发。大家边走边看,边思边议,看到窗明几净的温馨房间、明厨亮灶的规范化厨房、设施完善的多功能活动室、面带微笑的慈祥老人,让与会人员对优质养老服务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直面诉求,倾听民声汇民意。协商会上,村民代表敞开心扉,直言当前困境:“村里老人越来越多,儿女外出务工的也多,吃饭、看病、日常照料都成难题。”他们迫切希望“家门口”能建起设施完善、服务可靠的养老机构,尤其对价格适中、能提供基础医疗照护的服务需求强烈。社会力量代表则表达了参与意愿,并聚焦政策扶持、土地规划、人才培训及可持续运营模式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诉求与初步构想。

凝聚共识,精准施策破难题。针对反映集中的机构短缺、服务能力不均衡、居家养老覆盖不足等痛点,各方代表坦诚交流、深入探讨。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社会福利院负责人结合上级政策与区域实际,逐一回应关切,重点解读了当前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政策及流程,阐述了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专业护理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并介绍了拓展居家上门服务网络的规划蓝图。
成果落地,合力攻坚促项目。经充分协商,会议形成清晰行动路径。
一是多元供给,加速项目孵化。镇政府牵头,民政部门指导,优先梳理整合镇域内存量资源,积极对接有明确投资意向的社会力量,建立项目库,开辟绿色通道,力促符合标准的养老项目尽快落地生根。
二是标准引领,提升服务内核。依托区社会福利院专业力量,为新办及现有服务机构量身定制服务规范与管理标准,强化人员技能培训,重点提升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能力,推动服务质量整体跃升。
三是居家延伸,织密服务网络。积极探索“机构辐射村(社区)、服务延伸居家”模式,支持新建机构同步规划覆盖周边村落的居家上门服务能力,链接医疗资源探索“医养结合”,让普惠服务惠及更多农村老人。
“这次协商会抓住了农村养老的‘牛鼻子’,聚焦项目落地这个核心堵点,开得非常实在。”一位参与协商的政协委员表示,“看到各部门思路清晰、措施具体,特别是村民和社会力量代表的热切期盼,更感责任在肩。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项目早建成、老人早受益全力建言、真抓实干。”
本次会议汇聚众智、明确靶向,为五家镇突破养老困局按下了“加速键”。各方力量的协同攻坚,正转化为提升农村老人幸福感的扎实行动,一幅“老有颐养”的乡村新画卷,在五家镇呼之欲出。
蒙公网安备 150403021505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