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秀惠 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于元宝山区美丽河镇,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2年7月~1984年2月,在元宝山区美丽河镇后村小学任教。1984年3月~1990年8月,在元宝山区建昌营镇建昌营小学任教。1990年9月~1992年6月,在新惠师范学习。1990年7月~1997年2月,在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学任教。1997年3月,在元宝山区平庄镇中心校任教。
1995年10月21日,石秀惠带着6岁的女儿与带着一双儿女的现在的丈夫结婚。结婚第一天起,她就对丈夫说:你放心,既然选择了你,我就会接纳两个孩子,3个孩子我一样看待。”为实现自己的诺言,除工作外,石秀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个家和孩子身上,承担起一个家庭主妇和继母的双重责任。石秀惠总是尽可能地给孩子尤其是2个没有亲妈的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教孩子做人,在困境中为孩子营造爱巢。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她把自己的一腔真爱都倾注给孩子们。
石秀惠多年的辛勤付出使得儿女们一个个陆续成才。儿子刘铁夫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4年后被保送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大女儿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2008年考取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小女儿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004年,被评为赤峰市教子爱子好妈妈。2005年,被评为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受到王兆国、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本年8月,经全国妇联推荐,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石秀惠携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女儿刘玉玮,到四川盐亭县录制中央电视台“给母亲的献礼”系列节目,此节目在2005年11月17日晚8点30分在“异想天开”栏目播出。2006年,被评为首届内蒙古“感动草原-十杰母亲”,“感动赤峰人物”。2007年9月,被元宝山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教育工者”。

孙月光 女,汉族,1966年3月出生于元宝山区。大学学历。赤峰市回音聋儿康复乐园校长。
1985~1992年,在马蹄营子小学任教。1993年,孙月光毅然辞去马蹄营子小学教师工作,甘愿给9岁的聋儿当家庭教师。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的孙月光来说,要想教聋哑儿童说话,无疑是一种艰辛而残酷的挑战。为迅速掌握聋哑儿童语言的训练方法,她专门去中国聋哑儿童康复研究中心参加专业培训,到苏州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边学边教,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1995年,她的论文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委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进行交流并在会刊上发表。1997年,在元宝山区残联的支持下,孙月光创办回音聋儿康复乐园,通过实践总结出“回音聋儿康复法”,其中“亲情感化法,全天候教学法,表扬激励法”等都成为该校独具特色的康复法。她顾不上自己儿子的生活和学习,聋哑儿童已成为她生命中的全部。为了让聋儿发音说话,她需要教几百遍,一点点地定口形、摆舌位、正音调,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照料聋儿的生活,她几乎天天搂着孩子们睡觉。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孙月光都用博爱的胸怀包容这一切。17年来,孙月光让170余名聋哑儿童走出无声世界。康复一个聋儿,造福一个家庭,成为更多聋儿的妈妈,是孙月光的心愿。尽管她经济拮据,为了聋哑儿借了不少外债,可她无怨无悔。她的博爱和奉献精神,感动了许多人。2007年,孙月光被评为“感动赤峰人物”,在全国妇联、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单位主办的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百名优秀母亲”称号。2008年,被评为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其先进事迹得到李长春、回良玉、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中宣部将其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进行集中宣传。
蒙公网安备 15040302150577号